艺术在苏州的传承与重塑
金鸡湖双年展专题论坛在园区举行
5月19日,第四届金鸡湖双年展在苏州中心开幕,作为本次双年展重头戏之一的“城市精神的管窥“——艺术在苏州的传承与重塑专题论坛也在当日举行。中外艺术家从探讨艺术与城市的关系出发,分享艺术发展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立足中国社会的变革,从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出发,建言献策,重塑苏州的城市艺术。
艺术拯救了城市
在《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张晓凌看来,苏州是一个“两极化”的城市,一方面,它以自身的经济增长清晰地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另一方面,它只能以文化遗产而非以当代文化的方式维系自己的文化颜面。
张晓凌以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卡塞尔、日本的金泽为例,分析了一个城市如何在艺术光芒的照耀下而复兴。张晓凌认为,传统不是用来回忆的,而是作为当代文化、当代艺术的资源与依据而使用的,是艺术拯救了城市。
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以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构建具有当代价值的苏州形态,张晓凌认为,应该依托苏州深厚的文化资源,调动一切艺术方式与手段,构建苏州的当代艺术体系与品牌;利用苏州的文化名人、艺术大家打造苏州的精神旨归和依托;苏州应该以良好的文化设施为核心,建构自己独有的美育体系,以此为基础,形成苏州人特有的丰富与品位;建构完善的艺术区、艺术市场和消费体系;恢复和重建良好的艺术生态。
背靠传统 面向世界
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以《中国抽象艺术的精神继承》为题梳理了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在李磊看来,中国抽象艺术不同于西方的抽象艺术,近百年来,中国的文化(包含美术)一直面临现代化和主体性认识的问题。中国抽象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在大陆抽象艺术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一直以来依靠的是“背靠传统,面向世界”的优良传统。
抽象艺术与城市有没有关系?在李磊看来,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对抽象艺术没有基本的认识,没有表达的能力,城市的建设将不堪入目。“为什么在我们城市规划和实施过程当中碰到很多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缺少对视觉的抽象理解。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这些图式,如果把它抽象出来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反过来再投入到新的建设和生活当中的时候,那么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质就会非常地清晰,我们的传承会非常地有力。”
让艺术走进公众
Marc Fornes是法国的艺术家,他还是国际着名建筑师,他的作品形式介于艺术与建筑领域之间,在公共空间艺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公众艺术不只是在空间之中树立建筑或者艺术形象,更是把公共空间的体验转化成非常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在Marc Fornes看来,公共空间艺术不是暂时的作品,每次去都有不同的体验,都会发现不同的内容。“我们使用各种方式慢慢越来越接近公众,让艺术越来越接近公众,也让越来越多人了解艺术,去吸引更多的公众。”
今天的艺术应该考虑怎样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去引发人们的好奇。社交媒体是新的科学形式,常常被艺术家用来检测或者观测艺术的特征。艺术家可以使用社交媒体的方式来对于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从而更好的了解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的设计。“为了更好的接近公众,我们也要了解他们的喜好。”Marc Fornes说。
要对传统进行再认识和再创造
“一个在地美术馆在一个城市意味着什么?”
在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看来,博物馆是人类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后的产物,它与民族性新的社会结构有关。通过博物馆,可以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发展存留下来,因此既要关注本土性,同时也要关照到人类和整个文化系统。
吴洪亮结合自己在在地美术馆的几次策展经历,详细剖析了如何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滋养,去创造一个城市的空间和美术馆的空间。在进行《自·牡丹亭》的策展时,如何从本地精神上的东西呈现出不一样的东西,吴洪亮首先选择了昆曲,“以前听不懂昆曲,后来遇到昆曲艺术家的时候,让我真的爱上昆曲。”吴洪亮说,“所有传统中给我们滋养的力量往往是新的,比如苏州的昆曲、苏州的园林,苏式、苏样,我们不知道,陌生,那就是新的东西,而这样一个新的东西的复兴是具有未来感的,就是我们对它的再认识和再创造。”
论坛最后,全国政协常委、国际着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金鸡湖双年展学术总主持吴为山总结了四位艺术家的发言,他认为每个城市的特色就是每个城市的灵魂。“城市公共文化建设,要强调城市的主旋律,即城市精神的整体导向和城市的定位,要塑造每个城市不同的个性,使人们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尊重自己的文化,尊重自己的传统,各美其美,达到命运的共同,生命的不同。”
编辑/摄影 吴凯凯
2018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