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无人超市”已不再是新鲜词。2017年马云创立的“TAOCAFE”被大家普遍认为是国内第一家无人超市,随后全国各地的无人超市如雨后春笋般铺天盖地扩张。那时消费者冲着“无人”的噱头,都赶着体验无人超市购物的快感。如今,近两年过去了,笔者时不时能看到某地无人超市倒闭这样的新闻,当初生机勃勃的无人超市,现在大多却真的成了“无人”超市。
无人超市能够出现,因其自身确实有着相比传统超市的便捷性,但是如果你认为无人超市因为没有收银员而在运营成本上有优势那就大错特错了。无人超市对比传统超市只是少了面上的工作人员,它依然需要人工管理、装货补货、打扫卫生的人员,当然,用人成本仅仅是一小部分。我们肉眼可见的高科技人工智能设备亦或是我们看不见的智能系统的运行维护才是大头,所以其实,无人超市的运营成本是要远高于传统超市的。商家如果盲目地投入无人超市当中去,忽略掉高额的运营成本,那么一段时间后很可能因为承受不了开销而关门。
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购买许多东西并不需要店员的介绍,然而,还是有许多产品是离不开导购的,比如说速冻熟食、生活家电等。这样一来,无人超市商品单一性这一缺点就显露了出来,无人超市内售卖的商品,基本都是保质期长的食品和一般日用品,消费者在需求多品种的商品时无人超市就无法满足。另外人们去无人超市肯定需要使用智能手机,这一点对中老年人就非常不友好,他们很可能因为不会使用而拒绝选择无人超市。
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亲切的微笑甚至是一句简单的“欢迎光临”,都会潜在地提升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无人超市恰恰不具备打感情牌的优势,它只能机械式地播放语音提醒顾客。如何能够在价格相仿的条件下胜出,情感价值也是左右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笔者在逛大润发超市时发现年前投入使用的自助收银机都处于暂停使用状态,停用的原因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超市从有人到无人一定需要一个漫长而又波浪形的过程。我想,大多运营不善的无人超市投资者们一定是进入了一个思维误区,他们想的是如何为了无人化,赶一回时代的弄潮儿,为了无人而无人,而不是真正为了消费者而无人。当这些人把重心转移到消费者这一主体身上,那么无人超市行业一定能走上正轨,变无人为有人。
编辑:沈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