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
返回管委会首页

苏州工业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档案管理中心 > 档案信息简报

档案信息简报2014年第8期总第67期

时间:   |   来源:

档案信息简报

2014年第8期 总第67期


【业务动态】

 

园区规划展示馆举行开馆仪式

10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开馆仪式暨“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2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首发仪式在园区档案大厦举行。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乃翔,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总经理高山,苏州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王翔,园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杨知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SSD)新方财团董事长林子安,新加坡国家发展部副常任秘书章慧霓,新加坡驻沪总领馆总领事王首毅等中新双方领导嘉宾出席剪彩仪式,并共同参观了园区规划展示馆。

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布展面积1.2万平方米,共分三层,分设十九个展区,通过照片、视频、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中新合作共建苏州工业园区的丰硕成果和未来发展蓝图。

园区规划展示馆的顺利开馆,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了解园区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规划远景的重要平台,它对激发全区人民共建美好园区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档案馆增挂“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子

 

近日,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命名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区档案馆是集中保存、管理园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利用档案的服务中心。园区档案馆自2011年被命名为苏州工业园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以改善园区育人环境为己任,不断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挖掘档案史料中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充分发挥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先后接待了园区服务与外包学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等院校师生以及众多的社会公众来馆参观学习。

园区档案馆此次获得“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命名正值园区开发建设20周年之际,园区档案馆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效发挥功能优势,为园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园区规划展示馆增挂“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牌子

近日,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命名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为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园区规划展示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共有三层,集中展示了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以来的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展示馆自开馆以来,已成为社会公众了解园区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规划远景的重要的平台。

展馆将以获得“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命名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展馆相关功能与配套设施,以生动、丰富的展示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为园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档案管理中心出台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拍摄、整理工作,指导各建设单位更好的完成建设工程声像档案的报送工作,10月,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是园区档案管理中心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细则》的落实情况,针对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通过考察学习兄弟馆经验、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编制而成。《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进一步细分了建设工程声像档案工作中的规定动作,特别新增了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内容节点,并分别针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点,提出了不同的归档要求。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拍摄、整理、归档指导规范》的出台为区内各单位认真落实《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声像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细则》提供了有力支撑,对进一步提高园区声像档案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园区启动转制企业档案整理工作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正式启动馆藏转制企业档案的整理工作。

园区档案馆馆藏转制企业档案共有吴县丝织厂、吴县丝绸印染厂、吴航斜塘船厂、吴县布厂和吴县肉联厂5个全宗。由于档案移交时的条件限制,部分档案没有进行数字化扫描,部分档案出现了纸张老化的现象,部分档案在分类、整理、着录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档案查档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

为此,档案中心及时开展调研,进行细致的利用需求分析,通过参观学习吴中区档案馆和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在充分借鉴兄弟单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馆藏档案的实际情况,本着尊重档案的原始性、便于保管利用的原则,制定了转制企业档案数字化的范围和要求,以及切实可行的档案分类、鉴定和整理方案。

园区转制企业档案整理工作的启动,对保护园区历史档案实体,提高查询利用效率,提高档案的整体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铜匠艺人李根福向园区档案馆捐赠铜器作品

9月9日,73岁高龄的铜匠艺人李根福将两件珍贵的铜器作品牛首、猴头捐赠给园区档案馆。

两件铜器作品参照圆明园文物图片,以1:1的尺寸,集中锤、揲、弹凿、堑刻、焊接等多门技艺,耗时4个月制作而成。

为保护日渐消亡的传统手工铜器制作手艺,2000年,李根福退休后,重拾 “传统铜器锤揲技艺”,并于2013年成功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3年,李根福制作的墨盒远销日本。2004年,大型作品铜质地震仪,安装在江西宜春鼓楼广场。2005年,大型作品不锈钢浑天仪雕塑,安装在哈尔滨科技馆。2009年,两副大型作品地球仪,分别安装在北京古天文馆和国家科技馆。2007年,作品仿古熏香炉获得“山花奖”。为更好的传承传统工艺,李根福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校企联合,担任老师,传授铜器锤揲技术,培养后继人才

园区档案馆将以此次铜器作品捐赠为契机,在丰富园区特色档案库的同时,加大挖掘与宣传力度,为有效传承和保护铜器制作技艺作出贡献。

 

【业内讯息】

 

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

9月18-19日,2014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年会以“创新:档案与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专业院校、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企业、军队和武警系统等单位的1500余名档案工作者参加。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会议中指出,创新是本次年会的主题,档案事业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档案事业大格局。全国各地档案部门和全体档案工作者要在档案工作中大力提倡创新、坚决支持创新、持续开展创新,经常交流成果和经验,不断把档案事业推向更高水平和境界,早日实现档案强国的梦想。

会上,辽宁省档案学会等26个省(市、自治区)的档案学会获得优秀组织奖。年会期间,中国档案学会下设的7个学术委员会分设论坛,多位专家学者就“档案公共服务的拓展与创新”、“档案数字化前整理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企业档案工作”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中国档案代表团参加国际档案理事会第二届年会

10月13日至15日,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段东升率领中国档案代表团参加了在西班牙赫罗纳举行的国际档案理事会第二届年会,以及同时举行的第九届欧洲档案大会和第十三届图像和研究研讨会。来自91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国际档案理事会议的主题是档案与文化产业。会议共收到了来自37个国家的250份报告,并围绕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数据内容的生成和传输的新模式、公共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以及公众的兴趣和文化消费模式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张斌、安小米和黄霄羽教授在会上就如何“制定综合性法规保护中国公共部门保存的个人信息”作了发言,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

14日晚,段东升副局长代表中国国家档案局参加了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代表大会。会议决定2015年年会将于2015年9月20日至22日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会议主题为“档案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之一”。

 

江苏省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意见》

近日,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充分体现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实质和工作要求,同时结合江苏实际,努力深化工作举措,积极吸收新阶段全省档案部门取得的新经验、创造的新话语,对全省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定位,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推动档案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江苏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主要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一”:一是突出一个重点,强调把档案馆(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二是瞄准一个方向,把数字档案馆(室)建设作为“十三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列入国民经济发展长远规划和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三是确立一个理念,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大档案”理念,建立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档案工作新格局。四是把握一个方略,即“依法治档”方略。五是健全一套功能,要求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完善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六是提供一系列保障,对加大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力度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

 

 

【简讯】

 

  9月3日,江苏省档案宣传工作会议在镇江召开。

  9月12日,苏州大学社会学院100余名师生来园区档案馆参观。

  9月19日, 苏州市档案保管利用工作会议在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档案馆召开。

  9月24日,太仓市档案局局长张健一行来园区档案馆考察。

  9月25日,园区档案管理中心举办今年第五批城建档案业务、上机培训,38个建设项目相关的53家单位共67人参加了培训。

  9月29日,原苏州市政协主席王金华等老干部一行来园区规划展示馆参观。

  10月9-10日,江苏省档案编研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10月14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项目通过验收。

  10月14日,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副主任张萍一行赴上海浦东新区地方志办公室学习调研。

  10月27日,外交部党委书记、常务副部长张业遂一行来园区规划展示馆参观。

  10月28日,舟山市档案局副局长周国洪一行来园区档案馆考察。

  10月29日,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其弟一行来园区档案管理中心调研。

  近日,园区文萃小学、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园区公积金管理中心、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顺利通过了江苏省档案工作三星级测评。

  近日,江苏省丝绸协会审核批复同意中国丝绸档案馆建立“江苏省丝绸文化档案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丝绸文化档案研究中心。

  近日,江苏省共有107篇论文入选2014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交流论文,21篇论文被评为年会优秀论文,江苏省档案学会被评为年会优秀组织单位。苏州市档案学会17篇论文入选。

 

 

【专题】

编前语:吴文化,产生于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自古以来,凭借太湖流域富庶的经济条件、良好的人文环境,吴文化已发展成为一个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区域文化。为进一步弘扬吴文化,提升苏州文化软实力,助推园区文化繁荣发展,《档案信息简报》特推出“走近吴文化”系列专题,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来介绍和诠释“吴文化”。

 

“走近吴文化”之二十七:

苏州方言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它镌刻着一个民族和地方民众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是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标志性语言工具,是维系地方群众之间感情和文化一体化的媒介和反映地方文化心理和习俗演变的活化石。

苏州话,一直是吴语的主要代表方言之一。苏州话以软糯着称,所谓“吴侬软语”就是由此而来。昆曲和评弹都使用苏州话,并流行于整个吴语太湖片。现代新派苏州话有28个声母,43个韵母,7 个声调,这个声韵调系统也是吴语的一般情况。而老派的苏州话则具有27个声母,49个韵母,7调。苏州郊区很多都保留了翘舌音声母,故部分地区具有33个声母。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国有四大白话:京白、韵白、苏白和粤白。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古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上层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上层人物大多以苏州话为荣。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苏州话的。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话在当时社会的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

苏州是古代吴国中心,语言也很古老,在汉代扬雄《方言》和许慎所着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就已指出吴方言与中原方言的不同之处。到了明清时期,一些通俗小说,如“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作品中,收录了不少苏白,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更是将人物的对白全部采用了苏白。苏州话中至今还保留一些很古老的词语。如苏州人常挂在口头上的程度副词“穷”,表示“非常”、“最”、“很”这样的含义。我们可以在《墨子?天志上》中找到实例:“故天子者,天下之穷贵也,天下之穷富也。”

苏州话也在慢慢地发生变化,除苏州评弹等曲艺形式中还保留着较为纯正的老苏州话外,到了五六十年代,苏州话中的翘舌音已消失。70年代起,青年一代中尖团音开始消亡。苏州话也有新的发展,如把信口开河的瞎说八道说成“说书”等。近来又有一种在形容词前添加“覅”的句型颇为流行,如“感觉覅忒好奥!”

 

 

【档案大观】

 

园区档案文化精品——《胜浦旧影》:

《胜浦旧影》是园区特色档案文化精品中的代表作。2013年,园区档案管理中心征集到农民摄影家马觐伯珍藏多年的大量老照片和录像带。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生动记录了昔日胜浦的农耕文化、人物风情和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研究和收藏价值。为忠实反映胜浦乃至整个园区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同时加紧保护日渐消失的“吴淞文化”,园区档案中心携手马觐伯倾心推出《胜浦旧影——马觐伯纪实摄影作品集》,以艺术的视角再现胜浦新旧生命的更替历程,挖掘一张张老照片背后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守望中,精心打造一场盛大的吴文化视觉盛宴,留住其永恒的时光剪影。

 

(一)旧貌——消失的风景?旧镇容

一、街景

胜浦本无镇,也谈不上有什么街。1966年后,沽浦西岸开辟沽浦街(当时暂名新浦街)。因街长不足200米,故坊间谑称“百步街”。街两旁建设各类店面房,北端为商业区,南端为轮船码头、医院、邮电局等。1984年,开辟一条从唯胜路向东穿过坐落沽浦河上的胜浦大桥(后改为新胜大桥)的街道,命名为新胜街(1998年更名为新胜路),与“百步街”交叉成“十”字形。沿街两侧商店林立,机关事业单位毗邻,成主要商业街。1991年,新建一条与新胜街平行的中胜路。胜浦行政大楼与胜浦宾馆坐落路两旁,中胜路一度成了商业街。现在小城镇建设中,这两条商业街经过多次改造变迁,至今已经是旧貌换新颜,不论是路还是店铺,不再是当年旧样。

 

 

◎新胜路东首,即胜浦大桥(现为新胜桥)东堍

 

◎原轮船码头,也就是“百步街”南首

 

二、建筑

胜浦街头建筑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替代。最初在沽浦街(“百步街”)上始建的有医院、邮电局、饭店、商铺、农副产品收购站、生资资料部等一些方便群众生活的建筑。后来胜浦从一条街发展为二条、三条、甚至更多。期间,一些建筑也多次迁址、改造、翻新,像医院(卫生院)、农业银行、邮电局、税务所、农贸市场、机关行政大楼等,都经过三四次的移址改建,当时建筑风格跟着时代潮流,但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快得让人惊讶,新建的建筑不到三四年就落伍了。

 

 

◎1994年撤乡建镇,胜浦行政大楼门口一侧

 

◎胜浦文化站的文化楼北面(正门)

 

◎胜浦水厂